關於作者
嘉暐 chiawei.studio@msa.hinet.net 聲音設計臨時工/ 一個文科背景的高雄人,誤闖高科技的錄音叢林

FACEBOOK 請敲here

無差別音效實驗室 http://chiaweistudio.blogspot.com

新年快樂happy new year from Bicycle Animation Studio on Vimeo.




動畫製作:Bicycle Animation Studio
音樂:林明儀
音效:無差別音效實驗室

didier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The emotional, physical and aesthetic value of a sound is linked not only to the causal explanation we attribute to it but also to its own qualities of timbre and texture, to its own personal vibration. So just as directors and cinematographers (even those who will never make abstract films) have everything to gain by refining their knowledge of visual materials and textures, we can similarly benefit from disciplined attention to the inherent qualities of sounds.” MICHEL CHION


一個『聲音』在物理上、美感上與心理上的價值,不僅僅只能透過我們的日常經驗(聽覺經驗)來解釋,更可以單純地由聲音本身的音色、質地以及震動來感知。就像是電影導演或是視覺藝術家,可以透過自身對於視覺素材質地的廣泛涉獵,來增加其影像能力,我們一樣可以透過----練習對聲音質地的關注----,來增加我們使用聲音的能力。


沒記錯的話,這是在談到ACOUSMATIC SOUND時,提到的概念。換句話說,很多時候,聲音設計師會鍾情於聲音本身的質地,這個質地往往不需要日常經驗來輔助、解釋他為什麼會喜歡。

didier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Artist 大藝術家
法國 2011


導演:Michel Hazanavicius
編劇:Michel Hazanavicius
演員:Jean Dujardin, Bérénice Bejo, John Goodman
獲獎:2012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原創音樂』、『最佳服裝設計』。大藝術家是第一屆奧斯卡最佳影片83年之後唯一得獎的默片, Jean Dujardin更成為目前唯一獲得最佳男主角的法國男星。



電影之後:
2012奧斯卡金像獎由兩部創作技法迥異的世紀電影角逐最佳影片,一部是以全新3D技術完成的『雨果的冒險』,另一部則是以默片形式完成的『大藝術家』。兩部電影均使用『電影歷史』作為背景,呼應人類二十世紀最驚人的大眾藝術媒材--『電影』,並向百年中所有的電影藝術創作者致敬。『雨果的冒險』搬出了科幻電影之父梅里葉的影像奇想; 『大藝術家』則重新堆砌默片美學層次,巧妙地辯證電影技術的演變,穿越時空,激勵當代的電影創作者。

欣賞『大藝術家』,我們除了可以藉由默片大明星喬治瓦倫汀的興衰血淚與愛情故事,感受經濟大蕭條年代中的快速變遷與新舊汰換,更可以從細微的演員表情與肢體,感覺影像時間凝結後大量散逸的感動。這是唯有『不說話的電影』才足以釋放的影像時間美學。


『大藝術家』巧妙的運用電影科技史、電影藝術與電影觀眾,三者之間的關係創造極大的張力。觀眾可以經由其中三個小段落,清楚感覺到有聲電影與默片在形式上的具體差別。首先,由喬治瓦倫汀演出的戲中戲開場,開門見山地點出『說不說話』(speak or not),這個有聲電影的基本限制。二,在喬治瓦倫汀的夢境中,我們意外聽見所有聲響一個個跑到觀眾的現場聆聽環境裡,杯子聲、門外的群雜聲、椅子挪動的聲音、細小衣服摩擦聲,然而唯一沒有進入影片的聲音卻是喬治自己的人聲,驚嚇中,他回到現實,觀眾也從短暫的有聲電影形式回到了默片。最後於電影結尾,男女主角在跳完踢踏舞後,觀眾終於聽見角色緩慢而清晰的呼吸聲,緊接著又聽見了現場工作人員此起彼落的聲響,於是乎,我們雖然看了一部默片卻在有聲電影的形式裡看見『the end』的字卡。這種大膽穿梭電影形式框架的創作技法,絕對是這個時代絕無僅有的製作。

這般敏銳的觀察,不免讓人連結起導演Michel Hazanavicius 的法國籍身份。 著名美國聲音設計師Walter Murch 曾說『雖然電影和聲音的婚禮是在美國舉辦的,但是電影中的聲音設計似乎在歐陸有了更深刻的討論』。原因可能與歐陸有著多種地區性語言有關係,過去無聲電影的時代,沒有語言的藩籬,便於國際發行,即使要使用字卡或字幕,切換上也相對容易。但是一旦 silent film 變成了talkie, 語言架起了高牆,演員在電影中的神聖面紗也被揭開了,因為觀眾對演員的國籍和口音,膚色和語言,角色與音調有了更多連結關係上的期待與矛盾。(卓別林曾經被不同地區的觀眾當作是在自己國家長大的小孩。)

相較於美國把聲音融入電影作為科技上的大突破,當時的歐洲顯然對於聲音進入影像的魔力,有著不同於美國好萊塢的反應。甚而,反對有聲電影的批判層出不窮。因為聲音介入電影,似乎提醒他們,歐洲並不是一個團結的歐洲。那些曾經企圖創造國際化影像符號的默片導演,在有聲電影時代的大舉進逼,其創作技法不再有當初的魔力。

電影音效的技術在過去更是昂貴的高科技產業,發明者美國在市場上壟斷了技術。昂貴的設備支出,讓歐陸大部分的電影製作公司望之卻步。為了節省支出,為了減少錄音室的使用/租用時間,反而在這樣的機緣下,讓許多導演喜歡廣泛使用同步錄音(現場錄音)來說故事,企圖捕捉演員當下的鼻息與語氣,衷於現場自然發出的巧合聲音。

『大藝術家』顯然更積極地藉由默片形式,把有聲電影的美好與失落,透過挑戰電影形式框架,直接讓觀眾親身體驗。更讓人驚艷的是,這種美學展現,幾乎不受到影院場地設備規模的限制,即便是只有雙聲道的影廳,一樣可以讓人充分感受『大藝術家』穿梭電影形式的意念。在如今拍攝技術、放映技術驟變的年代,這樣一部電影,似乎更能激勵年輕的創作者,尋找屬於自己的創作技法。就像是早期默片導演們在剪接室裡發現的種種驚喜,『敘事剪接』、『蒙太奇』、『平行剪接』,何嘗不是大膽實驗、勇於挑戰的結果?

didier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搞電影的人為什麼要反媒體巨獸?

文/ 陳嘉暐 (2012/12/16)


1958年巴贊問自己『電影是什麼?』他認為,電影再現了外在的現實世界,電影想像的是一個與真實世界高度雷同的幻境,無論是聲音、影像、立體感或氣氛。

到了數位複製的年代,現實世界包容了大量的幻境,事情因此變得棘手。布西亞發現,『真實』將被『擬真』取代,建構比『真實』還『真實』的『超真實』。於是,我們活在一個『擬真的時代』。我們常常懷疑、常常不安、卻又容易被慣用的伎倆說服、被慣用的伎倆刺激、被慣用的伎倆感動。

做為觀眾,以為將在數位複製時代獲得更多自由,卻反而更加公式化、一致化。
做為創作者,我們依然渴求再現一種真實,即便是包含幻境的真實。

現代媒體,電視、廣播、新聞、報紙,就是擬真時代的實踐,他們建構的『虛擬真實』幾乎成為我們群體生活的鏡子,我們天天照鏡子,天天感同身受。而媒體巨獸的誕生,將會讓我們沈浸在單一的、強悍的、堅固的『虛擬真實』。強壯的巨獸,更不會輕易讓我們發現牠是虛假或真摯。

維護媒體的多樣性、維護『虛擬真實』的多元化,我才足以擁有多變有趣的觀眾、多變有趣的環境以及多變有趣的創作自由。

我該珍惜我們的觀眾、珍惜我們的素材、珍惜我們的思想、珍惜我們的環境。

假使我沒在這一刻阻擋媒體巨獸,自認為創作的自由將會永恆,即便巨獸如何龐大,自以為能夠把牠的醜陋當成再現真實世界的素材,反咬牠一口。會發現巨獸將告訴我另一個真實,牠能輕易地讓我的電影不是電影,而且連觀眾都被牠說服了。

假使我在這一刻讓自己屈服了媒體巨獸,我將滿足於牠的糖衣外皮,一起操作慣用的伎倆刺激觀眾、一起操作慣用的伎倆感動觀眾、一起操作慣用的伎倆傳達巨獸的欲求。漸漸地,我們也分不清自己是不是在拍電影了,因為我們連分辨真實的渴望都消失、麻木。

我愛電影,我反媒體巨獸。我要求政府,應儘速訂定『反媒體壟斷法』。

didier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差別音效實驗室 http://chiaweistudio.blogspot.com

謝謝所有指教過我們的前輩、夥伴們。

didier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http://help.lockergnome.com/movies/Clothing-reduce-Lav-Mic-rustle--ftopict105558.html

作者:CCoughlin





Here are a few quick ideas about wardrobe for the upcoming

project. Obviously all the choices have to be appropriate for the

script and the production. The object of using the items I will

mention are to minimize the rustle sound of the talents clothing near

the Lav Mics that will be hidden and taped underneath. That said I

will outline some do's and some don'ts.





將提供一些快速的想法關於目前拍攝現場中的服裝(適合別mic的服裝)。

很顯然的,無論任何選擇都首先必須符合劇本和製作要求。我將指出的

方法都是用來減少靠近別mic處的材質所製造的噪音。

我將會提出哪些可以的,以及哪些不可以的。





DO's: Cotton, Cotton, Cotton. Did I mention cotton? This the best

material as it has the least chance of creating rustling sound on its

own. Polo shirts are a great choice and can be used in most

environments. T-shirts can be a problem as they often are thin and

show the mic placement. Dress shirts can be a good option as long as

they are not starched. Heavy sweaters aren't ideal if the fabric won't

allow sound to pass through them. For women most low blouses are ok,

if they allow a mic to be placed on the skin usually around mid chest,

on the sternum. Clothing layers that rub against each other should be

avoided if possible. If the actors can bring a cotton undershirt along

(men and women) that can help with placement. Men with extremely hairy

chests are often asked to shave the hair, (I'm not kidding).



可以的:

棉質、棉質、棉質。沒錯,就是棉質。棉質是對錄音組最好的衣服材質。

棉質本身產生的摩擦音就很少了。

POLO衫在任何狀況下,是最好的選擇。

T-shirt往往太薄了,麥克風不容易藏。(編:冏,就藏好啊。)

襯衫只要不要太硬,都是不錯滴。

太厚的毛衣不太理想,有可能會包覆聲音的傳遞。

女性低胸的衣服,是可以的,只要她們願意別mic在胸口皮膚上。

很多層的衣服,應該要避免彼此摩擦。

建議演員(無論男女)多穿一件棉質的內衣,方便別mic。

有大胸毛的男演員,通常會被要求剃掉。





DON'T: Silks, nylon, and heavy wool garments can be a real problem.

They create a rubbing sound that can be heard across the room, let

alone on a Lav Mic a few inches away. Heavily starched shirts and

garments can also generate noise. Extremely thin material can show mic

cables unless the cable is taped to the seams. The tape that is used

is called Transpore Medical tape. It is designed for skin contact, but

some people with very sensitive skin may be uncomfortable. Jewelry

such as long pendant necklaces present obvious noise issues, as well

as lots of bangles on the wrist. The wireless mic transmitter will be

placed out of sight, either on the belt or bra strap of the actor.

Special belts are made to hold the transmitter if other options don't

work. It doesn't happen often, but occasionally a small hole needs to

be made to allow access for the microphone element, so don't wear

something that can't be repaired or replaced. If you are wearing a

tie, these are often cut open on the back side to allow entry, soft

fabric ties are best.







不可以的:

絲質、尼龍、重羊毛大衣,會真的是大問題。他們本身自己材質製造的噪音,

就可以大聲到,讓別的房間都聽得到。(編:錄音組都很誇張)

太硬的襯衫和大衣,也會製造噪音。

很薄很薄的衣服,會讓麥克風線被看到,除非用膠帶藏線在隱密的接縫。

常使用的膠帶是Transpore Medical tape,它的設計不傷演員皮膚

,除非他們有特殊敏感體質。

脖子上以及手腕上的珠寶首飾應避免過分的噪音。

無線麥克風發射器,會別在皮帶或肩帶上。

有時可能必須設計特殊的皮帶來裝載發射器。

有時候衣服可能會被要求,挖一些洞來放發射器,所以不要找不能弄壞的衣服。(編:真的假的?)

領結、領帶有時候,會在他們背後剪開,以便走麥克風線,軟一些的材質好一點。

didier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http://designingsound.org/2011/05/david-sonnenschein-special-sound-spheres/





大衛先生替聲音設計師,歸納出了一個包含六階層的聲音球體。

以下是我隨意依自己的語言(中文)整理出來的粗略內容。

詳細請參考,第一期(Volume 1.1),The New Soundtrack 期刊(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出版)



由內而外: 1. 我意識到的聲音 2. 我自己的聲音 3.我製造的聲音 4. 我看到它發生的聲音 5. 我知道它是什麼的聲音 6.我不知道它是什麼的聲音。



1. I THINK

2. I AM

3. I TOUCH

4. I SEE

5. I KNOW

6. I DONT KNOW





例如: 我和一群人在拉小提琴。



1. 我意識到的聲音:有一個段落的聲音,極其私密的撼動我的記憶,甚至我感覺得到,每到這個段落,回音會特別嚴重,其他演奏家肯定感覺不到我說的那種聲音。



‎2. 我自己的聲音: 演奏完畢之後,我總會深吸一口氣,輕輕的吐氣,我記得這個聲音。



‎3. 我製造的聲音: 我拉琴、我壓弦,除此之外,我還悄悄的用腳數拍子,這些聲音都是我製造的,不只是製造給我自己聽,也給其他的演奏家聽。





‎4. 我看到它發生的聲音: 在場的美個演奏家,都如同我一樣,看得到也聽得到彼此的表演,同時也都看到也聽到了指揮家手中的棒子,敲擊譜架所發出的聲響。



‎5. 我知道它是什麼的聲音:有些演奏家坐在我的後面,也有些演奏家被架子擋住了,我看不到他們。可是我聽得到他們拉的琴聲,也知道是誰拉的。甚至他們在我背後,輕輕地聊天,也被我聽到了,我也知道是誰在說話。



6. 我不知道它是什麼的聲音:演奏聽的外面,似乎有一種奇怪的低吼聲、又伴隨著些許淒厲的高頻圍繞,我不知道那是什麼,它讓我感到不安。

didier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cademy of Art University Founded in San Francisco 畢業製作,
入選Spring Show 2011 School of Animation and Visual Effects.
導演:Hung Chun Lin
聲音設計:Chia-Wei Chen
音樂設計:Shi-Kuang Lee

didier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RESSURE TOY SOUND COLLECTION by didierwei

didier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陳嘉暐

他今年二十歲。

 出生的那一年,台灣電影面臨好來塢電影大舉壓進,爸媽也瘋狂的體驗好來塢的最新科技。五歲時,獅子 王和玩具總動員是丫丫學語的他認識電影以及DVD的開始。如果爸媽大膽一點,他六歲就看了“星際終結者(Independent day)”; 七歲也看了“鐵達尼號”。此外,當時音樂錄影帶一支比一 支酷炫,沒過幾年到處都是R&B。十歲的時候,有個傢伙唱了一首“可愛女人”,不到一年,這傢伙紅了,名叫周杰倫。

 二十年當中,他也談戀愛,他也叛逆,他也痛苦過,他也感動過。有時在電影裡,有時在音符中找到共鳴,淚流滿面。

 長大後有一群看起來很怪卻被稱之為藝術家的老師,企圖告訴他,只看好來塢電影會讓視野愈變愈小,他從小追尋的流行文化是一種全球化底下的文化侵略。

 他情何以堪?難道他生命中的感動是假的?那些伴隨他生命酸甜苦辣的好來塢電影,排行榜上的流行音樂,都該被責難? 他覺得痛苦!因為責難他生命中重要的喜好,就像是責難他自己一樣。

 呼~~乖~~

倘若他永遠只是一個忠實的消費者,故事到了這裡,他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我就是要捍衛我的喜好,我愛看這種電影!!我愛聽這種音樂!

 

 然而,焦慮只發生在,他需要成為一個創作者之後。

 他發了一個電影夢,他想要還原他從小獲得的感動,把感動的素材拍成電影。

 他卻發現,他周圍的世界,並不足以支撐他完成一部,他每星期,每個月進戲院看的“那種電影”,甚至連“那種”常常在看的“電視影集”都做不到。

 他好不容易花了幾萬元,沒日沒夜,拍了一部短片,更剪了好幾天好幾夜,興高采烈跟親朋好友分享。大家拍拍手給與鼓勵,但他卻發現,眾人似乎面有難色。

 追問之下,觀眾覺得畫面不像什麼什麼電影那麼美麗,場面不像什麼什麼電影那麼浩大,演員不像什麼什麼電影那麼有味道,如果有些動畫會更好,少數如陳嘉暐這種傢伙會說聲音一團糟。

 當然,他可以用“這是學生電影啊~~”輕鬆帶過。只是,之後呢?如果他的電影夢想要繼續下去。

 面臨著新一波的電影院技術持續大舉壓進(如:3D電影),他是不是非得追逐不可?

 再過十年,他可能有了孩子,孩子說,“爸爸,玩具總動員四沒有3D,我不要看!

didier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