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5.wretch.yimg.com/didierwei/2/1531715145.jpg&width=400)
>---美國愛得華.阿爾比的經典劇本
這是一個相當有趣也相當危險的劇本。
兩個典型角色,一靜一動;兩個階級,一上一下,或上或下;
一個平凡的板凳,卻又不那麼簡單;
看似冗長無味的獨白,卻沈重沈痛,更無法刪去一字一行;
看似荒誕卻點點帶刺的互動,牽動兩個不知所措演員,
戴上盔甲武器進入一場本應不須參與的意識肉搏戰。
演出前的密集排練周,正式來到。我原本慶幸自己,對大篇台詞
掌握無礙,應該可以在最後關頭時,加強演技,就能順利抓到表演的操縱桿。
結果並非如此,這是一個狂浪席捲而來的全盤否定,這是對於近半年排練瀕臨功虧一匱的關卡。
全本走完,卻毫無力道。全本走完,卻不知所云。全本走完,卻沒有角色存在。
我們開始懷疑,Jerry在哪裡? Peter在哪裡?
是演技不好?是演員功課沒做足?是默契不好?是調度不對?
目前,還沒演出,我實在無法評論,怎麼做才會是對的?那個部份是真的出錯的?
我們只能再多思考,再多嘗試。
最後總會找到方法的。
不過,我體驗到,在這個有點偏向現象學的劇本中,戲劇發展的軸線,
並不容易在文字裡快速的離析出來。
也因此,兩個演員都需要時間去跟劇本相處。
然而,排戲的時間,並不適當拿來與劇本產生關係,理應要與角色產生關係。
這時兩個還未擁有百分百Jerry與Peter的演員,進入排練場,
就像是兩個不確定的化學物質,進行融合的實驗,最後的結果永遠都不相同。
最危險的在於,動物園的故事中的兩個角色,差別性過大,衝突性過大,
故事進行中,兩個人若有似無的氣勢較勁。再再逼迫兩個未成熟的演員,
肉搏戰似的挑戰彼此未知的弱點,承受彼此未知的傲氣。
如此,演出之前,我們得多花時間,重新回到源頭,
用Jerry的角色,用Peter的角色,
重新解讀,重新看見,
動物園的故事,是怎麼改變我們的,該怎麼改變2007年的7月21 7月22。
Jerry,去動物園走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