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聽覺有沒有景深? 這是我今天給自己的問題。

並未閱覽與引述相關的文獻,純粹表達自己的奇想。


之前小弟寫了一篇關於麥克風的風景的小筆記,試圖表達照相機的瞬間捕捉,

和麥克風的瞬間捕捉在先天上的差異。我用了視覺可以凝視遠方以及凍結瞬間

的概念來對比於麥克風錄下的聲音,在回放的過程中,瞬間即逝而且越遠的風

景越是模糊。因此,在聲音設計師錄音時,往往儘可能地將麥克風接近音源

(大體上來說); 後製時,也需要考慮在一個轉瞬間,聲音的層次是否過多,

以致於讓聽者無法產生聲音的聯想,或是無法讓聲音與影像產生聯繫。



幾個禮拜後,我忽然想起了拍照的一個術語,“景深“。景深越大,能看到的,

能捕捉到的景物越深越遠。從機械本身出發,照相機捕捉了瞬間裡空間中的

光線分布,經過了可能的曝光調整,而產生了遠近不同的景色。

以自然視覺來思考,這樣的光線分布,往往在拍照前,就已經在環境中形成。

我們是用我們自然的視覺來決定可能的拍攝物。拍照的瞬間和我們眼睛當下看到的,

其實相當雷同。即使,要改變曝光值或是光圈快門,也是根據當下的眼界作微調。

(除非使用特殊鏡頭與濾鏡改變自己的視野。)


麥克風的景深呢?和我們的自然聽覺相似嗎?

一樣從機械來看。麥克風由於對鄰近的音源敏感,距離每接近一倍,

音量就會增加6db。也就是說,以收錄遠方雷聲為例,除非麥克風到

遠方雷聲之間,都沒有任何足以大過雷聲的聲響(比如麥克風前的青蛙叫),

雷聲才有機會呈現。因此我認為麥克風的景深,有點類似Photoshop裡圖層

的概念,除非每一張前景圖層都比背景圖層小,不然背景是看不到(聽不到)的。

而且,麥克風的前景圖層往往因為麥克風的增益效果,導致變得更大。

聲音從空氣震動到麥克風震動,轉換訊號到錄音機,再從錄音機即時回放到

我們的耳機,最後我們從耳機聽到的,做為依據的,

受制各種器材的限制與效果,已經遠遠偏離自然聽覺的意義。


離開機械的世界,(偷一下之前在愛丁堡求學時,那群老師們的作者宣言)

在愛迪生發明留聲機之前,人們不曾認為聲音是可以被保留下來的。

那個時候的人,如果要傳遞他們聽過的 感受過的聲音,就必須透過演說,

語彙,或是表演的形式表達出來。又或者是利用文字符號記錄下來,例如琴譜。

所以,人們發明了很多的樂器來表達聲音;

人們發明的很多的語彙與文字來說明聲音,形容聲音;

人們採用特殊的符號,來記錄聲音;人們選擇特殊的場所空間,來展示聲音。



留聲機或是麥克風發明之後,聲音瞬間流逝的本質,漸漸被人們忘記了。

聲音存在當下是它必然的命運,可是錄音技術的發展卻把它“可能的模樣“,

人為的記錄了下來。危險的是,麥克風本身,並不是以我們的耳朵的

聽覺風景來創造的。譬如,我們的耳朵,不會對鄰近一倍距離的聲音

感知增益6db的音量。甚至,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除了音樂之外

(音樂有其魔幻的成份),會盡量遠離太大聲的聲音。

鮮少,我們的耳朵會像是打開麥克風收音,在環境裡接近最清楚,

最大聲,最明亮的音源。




麥克魯漢說得好,“媒介即是訊息“。

我們現在生存的聲音世界,絕大部份是由麥克風與喇叭決定的聲音風景。

不是聆聽小提琴本身;不是聆聽交響樂本身。而是汽車音響裡的小提琴

;而是用兩支心型麥克風錄音後,再回放到家庭劇院的交響樂。


如果,我們之後的世界,都是在錄音的作品中感知聲音的內容,

麥克風和錄音技術,喇叭和音響,必然成為關鍵。

當然也有可能是限制與牢籠。


你思考過嗎? 電影裡,為什麼角色對白的聲音往往都那麼清楚?

如果你的耳朵和鏡頭站在同一個位置,聲音的世界是長這樣的嗎?

如果不是,是誰決定了這種聲音的表達方式與層次分布?


是那個boom操作員把麥克風靠近演員的嘴巴?

是聲音後製剪輯師,把演員的對白壓縮膨脹?

是成音師,把對白放在5.1聲道中的center?

還是,我們覺得看電影,就是要聽懂對白?

還是,我們期待自己的聽覺,可以瞬間移動到每個人的嘴巴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idier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