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嘉暐

他今年二十歲。

 出生的那一年,台灣電影面臨好來塢電影大舉壓進,爸媽也瘋狂的體驗好來塢的最新科技。五歲時,獅子 王和玩具總動員是丫丫學語的他認識電影以及DVD的開始。如果爸媽大膽一點,他六歲就看了“星際終結者(Independent day)”; 七歲也看了“鐵達尼號”。此外,當時音樂錄影帶一支比一 支酷炫,沒過幾年到處都是R&B。十歲的時候,有個傢伙唱了一首“可愛女人”,不到一年,這傢伙紅了,名叫周杰倫。

 二十年當中,他也談戀愛,他也叛逆,他也痛苦過,他也感動過。有時在電影裡,有時在音符中找到共鳴,淚流滿面。

 長大後有一群看起來很怪卻被稱之為藝術家的老師,企圖告訴他,只看好來塢電影會讓視野愈變愈小,他從小追尋的流行文化是一種全球化底下的文化侵略。

 他情何以堪?難道他生命中的感動是假的?那些伴隨他生命酸甜苦辣的好來塢電影,排行榜上的流行音樂,都該被責難? 他覺得痛苦!因為責難他生命中重要的喜好,就像是責難他自己一樣。

 呼~~乖~~

倘若他永遠只是一個忠實的消費者,故事到了這裡,他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我就是要捍衛我的喜好,我愛看這種電影!!我愛聽這種音樂!

 

 然而,焦慮只發生在,他需要成為一個創作者之後。

 他發了一個電影夢,他想要還原他從小獲得的感動,把感動的素材拍成電影。

 他卻發現,他周圍的世界,並不足以支撐他完成一部,他每星期,每個月進戲院看的“那種電影”,甚至連“那種”常常在看的“電視影集”都做不到。

 他好不容易花了幾萬元,沒日沒夜,拍了一部短片,更剪了好幾天好幾夜,興高采烈跟親朋好友分享。大家拍拍手給與鼓勵,但他卻發現,眾人似乎面有難色。

 追問之下,觀眾覺得畫面不像什麼什麼電影那麼美麗,場面不像什麼什麼電影那麼浩大,演員不像什麼什麼電影那麼有味道,如果有些動畫會更好,少數如陳嘉暐這種傢伙會說聲音一團糟。

 當然,他可以用“這是學生電影啊~~”輕鬆帶過。只是,之後呢?如果他的電影夢想要繼續下去。

 面臨著新一波的電影院技術持續大舉壓進(如:3D電影),他是不是非得追逐不可?

 再過十年,他可能有了孩子,孩子說,“爸爸,玩具總動員四沒有3D,我不要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idier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