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he Artist 大藝術家
法國 2011
導演:Michel Hazanavicius
編劇:Michel Hazanavicius
演員:Jean Dujardin, Bérénice Bejo, John Goodman
獲獎:2012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原創音樂』、『最佳服裝設計』。大藝術家是第一屆奧斯卡最佳影片83年之後唯一得獎的默片, Jean Dujardin更成為目前唯一獲得最佳男主角的法國男星。
電影之後:
2012奧斯卡金像獎由兩部創作技法迥異的世紀電影角逐最佳影片,一部是以全新3D技術完成的『雨果的冒險』,另一部則是以默片形式完成的『大藝術家』。兩部電影均使用『電影歷史』作為背景,呼應人類二十世紀最驚人的大眾藝術媒材--『電影』,並向百年中所有的電影藝術創作者致敬。『雨果的冒險』搬出了科幻電影之父梅里葉的影像奇想; 『大藝術家』則重新堆砌默片美學層次,巧妙地辯證電影技術的演變,穿越時空,激勵當代的電影創作者。
欣賞『大藝術家』,我們除了可以藉由默片大明星喬治瓦倫汀的興衰血淚與愛情故事,感受經濟大蕭條年代中的快速變遷與新舊汰換,更可以從細微的演員表情與肢體,感覺影像時間凝結後大量散逸的感動。這是唯有『不說話的電影』才足以釋放的影像時間美學。
『大藝術家』巧妙的運用電影科技史、電影藝術與電影觀眾,三者之間的關係創造極大的張力。觀眾可以經由其中三個小段落,清楚感覺到有聲電影與默片在形式上的具體差別。首先,由喬治瓦倫汀演出的戲中戲開場,開門見山地點出『說不說話』(speak or not),這個有聲電影的基本限制。二,在喬治瓦倫汀的夢境中,我們意外聽見所有聲響一個個跑到觀眾的現場聆聽環境裡,杯子聲、門外的群雜聲、椅子挪動的聲音、細小衣服摩擦聲,然而唯一沒有進入影片的聲音卻是喬治自己的人聲,驚嚇中,他回到現實,觀眾也從短暫的有聲電影形式回到了默片。最後於電影結尾,男女主角在跳完踢踏舞後,觀眾終於聽見角色緩慢而清晰的呼吸聲,緊接著又聽見了現場工作人員此起彼落的聲響,於是乎,我們雖然看了一部默片卻在有聲電影的形式裡看見『the end』的字卡。這種大膽穿梭電影形式框架的創作技法,絕對是這個時代絕無僅有的製作。
這般敏銳的觀察,不免讓人連結起導演Michel Hazanavicius 的法國籍身份。 著名美國聲音設計師Walter Murch 曾說『雖然電影和聲音的婚禮是在美國舉辦的,但是電影中的聲音設計似乎在歐陸有了更深刻的討論』。原因可能與歐陸有著多種地區性語言有關係,過去無聲電影的時代,沒有語言的藩籬,便於國際發行,即使要使用字卡或字幕,切換上也相對容易。但是一旦 silent film 變成了talkie, 語言架起了高牆,演員在電影中的神聖面紗也被揭開了,因為觀眾對演員的國籍和口音,膚色和語言,角色與音調有了更多連結關係上的期待與矛盾。(卓別林曾經被不同地區的觀眾當作是在自己國家長大的小孩。)
相較於美國把聲音融入電影作為科技上的大突破,當時的歐洲顯然對於聲音進入影像的魔力,有著不同於美國好萊塢的反應。甚而,反對有聲電影的批判層出不窮。因為聲音介入電影,似乎提醒他們,歐洲並不是一個團結的歐洲。那些曾經企圖創造國際化影像符號的默片導演,在有聲電影時代的大舉進逼,其創作技法不再有當初的魔力。
電影音效的技術在過去更是昂貴的高科技產業,發明者美國在市場上壟斷了技術。昂貴的設備支出,讓歐陸大部分的電影製作公司望之卻步。為了節省支出,為了減少錄音室的使用/租用時間,反而在這樣的機緣下,讓許多導演喜歡廣泛使用同步錄音(現場錄音)來說故事,企圖捕捉演員當下的鼻息與語氣,衷於現場自然發出的巧合聲音。
『大藝術家』顯然更積極地藉由默片形式,把有聲電影的美好與失落,透過挑戰電影形式框架,直接讓觀眾親身體驗。更讓人驚艷的是,這種美學展現,幾乎不受到影院場地設備規模的限制,即便是只有雙聲道的影廳,一樣可以讓人充分感受『大藝術家』穿梭電影形式的意念。在如今拍攝技術、放映技術驟變的年代,這樣一部電影,似乎更能激勵年輕的創作者,尋找屬於自己的創作技法。就像是早期默片導演們在剪接室裡發現的種種驚喜,『敘事剪接』、『蒙太奇』、『平行剪接』,何嘗不是大膽實驗、勇於挑戰的結果?
法國 2011
導演:Michel Hazanavicius
編劇:Michel Hazanavicius
演員:Jean Dujardin, Bérénice Bejo, John Goodman
獲獎:2012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原創音樂』、『最佳服裝設計』。大藝術家是第一屆奧斯卡最佳影片83年之後唯一得獎的默片, Jean Dujardin更成為目前唯一獲得最佳男主角的法國男星。
電影之後:
2012奧斯卡金像獎由兩部創作技法迥異的世紀電影角逐最佳影片,一部是以全新3D技術完成的『雨果的冒險』,另一部則是以默片形式完成的『大藝術家』。兩部電影均使用『電影歷史』作為背景,呼應人類二十世紀最驚人的大眾藝術媒材--『電影』,並向百年中所有的電影藝術創作者致敬。『雨果的冒險』搬出了科幻電影之父梅里葉的影像奇想; 『大藝術家』則重新堆砌默片美學層次,巧妙地辯證電影技術的演變,穿越時空,激勵當代的電影創作者。
欣賞『大藝術家』,我們除了可以藉由默片大明星喬治瓦倫汀的興衰血淚與愛情故事,感受經濟大蕭條年代中的快速變遷與新舊汰換,更可以從細微的演員表情與肢體,感覺影像時間凝結後大量散逸的感動。這是唯有『不說話的電影』才足以釋放的影像時間美學。
『大藝術家』巧妙的運用電影科技史、電影藝術與電影觀眾,三者之間的關係創造極大的張力。觀眾可以經由其中三個小段落,清楚感覺到有聲電影與默片在形式上的具體差別。首先,由喬治瓦倫汀演出的戲中戲開場,開門見山地點出『說不說話』(speak or not),這個有聲電影的基本限制。二,在喬治瓦倫汀的夢境中,我們意外聽見所有聲響一個個跑到觀眾的現場聆聽環境裡,杯子聲、門外的群雜聲、椅子挪動的聲音、細小衣服摩擦聲,然而唯一沒有進入影片的聲音卻是喬治自己的人聲,驚嚇中,他回到現實,觀眾也從短暫的有聲電影形式回到了默片。最後於電影結尾,男女主角在跳完踢踏舞後,觀眾終於聽見角色緩慢而清晰的呼吸聲,緊接著又聽見了現場工作人員此起彼落的聲響,於是乎,我們雖然看了一部默片卻在有聲電影的形式裡看見『the end』的字卡。這種大膽穿梭電影形式框架的創作技法,絕對是這個時代絕無僅有的製作。
這般敏銳的觀察,不免讓人連結起導演Michel Hazanavicius 的法國籍身份。 著名美國聲音設計師Walter Murch 曾說『雖然電影和聲音的婚禮是在美國舉辦的,但是電影中的聲音設計似乎在歐陸有了更深刻的討論』。原因可能與歐陸有著多種地區性語言有關係,過去無聲電影的時代,沒有語言的藩籬,便於國際發行,即使要使用字卡或字幕,切換上也相對容易。但是一旦 silent film 變成了talkie, 語言架起了高牆,演員在電影中的神聖面紗也被揭開了,因為觀眾對演員的國籍和口音,膚色和語言,角色與音調有了更多連結關係上的期待與矛盾。(卓別林曾經被不同地區的觀眾當作是在自己國家長大的小孩。)
相較於美國把聲音融入電影作為科技上的大突破,當時的歐洲顯然對於聲音進入影像的魔力,有著不同於美國好萊塢的反應。甚而,反對有聲電影的批判層出不窮。因為聲音介入電影,似乎提醒他們,歐洲並不是一個團結的歐洲。那些曾經企圖創造國際化影像符號的默片導演,在有聲電影時代的大舉進逼,其創作技法不再有當初的魔力。
電影音效的技術在過去更是昂貴的高科技產業,發明者美國在市場上壟斷了技術。昂貴的設備支出,讓歐陸大部分的電影製作公司望之卻步。為了節省支出,為了減少錄音室的使用/租用時間,反而在這樣的機緣下,讓許多導演喜歡廣泛使用同步錄音(現場錄音)來說故事,企圖捕捉演員當下的鼻息與語氣,衷於現場自然發出的巧合聲音。
『大藝術家』顯然更積極地藉由默片形式,把有聲電影的美好與失落,透過挑戰電影形式框架,直接讓觀眾親身體驗。更讓人驚艷的是,這種美學展現,幾乎不受到影院場地設備規模的限制,即便是只有雙聲道的影廳,一樣可以讓人充分感受『大藝術家』穿梭電影形式的意念。在如今拍攝技術、放映技術驟變的年代,這樣一部電影,似乎更能激勵年輕的創作者,尋找屬於自己的創作技法。就像是早期默片導演們在剪接室裡發現的種種驚喜,『敘事剪接』、『蒙太奇』、『平行剪接』,何嘗不是大膽實驗、勇於挑戰的結果?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